4月15日,马来西亚吉隆坡,马来西亚民众手举中国与马来西亚两国国旗,欢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马来西亚进行国事访问。视觉中国供图
4月14日至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对越南、马来西亚和柬埔寨进行国事访问。“当前我国同周边关系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时期,同时也进入周边格局和世界变局深度联动的重要阶段。”在本月初举行的中央周边工作会议作出上述战略判断之际,中国元首今年首次出访起笔周边,成为中国坚持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倡导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共谋合作发展路的最新实践。
在当前国际局势复杂动荡、特朗普关税霸凌冲击全球市场的背景下,亚洲作为全球经济增长重要动力源和稳定器,加强地区协作重要性愈发凸显。此次三个访问对象国都与中国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视中国为重要贸易伙伴。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东南亚研究中心主任许利平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解读说,元首外交定向领航,表明周边在中长期内是中国运筹外交全局的首要。习近平主席东南亚之行取得丰硕成果,中国与三国关系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关键节点上的越南之行
在首站越南,为期两天的密集访问中,习近平主席同越南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苏林共同见证双方签署的45份双边合作文本展示,涵盖互联互通、人工智能、海关检验检疫、农产品贸易等领域。两国领导人还共同出席中越铁路合作机制启动仪式。
这是习近平主席第四次对越南进行国事访问。《越南快讯》网站称,此访正值两国关系“关键时刻”。今年既是中越建交75周年,也是越南南北实现国家统一50周年;既是中国“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越南共产党筹备“十四大”、大力精简机构的关键年份。共同的深化改革任务,为中越加强合作提供了内生动力。
“越中情谊深、同志加兄弟”,越南老一辈领导人胡志明这句脍炙人口的诗句,连续多日出现在越南各大主流媒体上。和同为社会主义国家的越南展开党际交流,是中国领导人越南之行区别于此次东南亚之行后两站行程的一个亮点。去年8月,苏林就任越南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后,首访便来到中国。中国领导人此次访越也标志着双方领导人完成新一轮互访。
许利平指出,党际关系是中越关系的压舱石。从中央到地方,中越频繁开展各层级党际交流活动,充分体现了两党两国关系的战略稳定性。4月14日,苏林向中方表示,发展对华关系是越南的客观要求、战略选择和头等优先。
4月15日,中越发表关于持续深化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加快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的联合声明(以下简称“联合声明”),双方确认要共同将战略互信提升至更高水平,将中越外交、国防、公安“3+3”战略对话机制明确为部长级并适时召开首次部长级会议。越南“投资者”网站称,中越务实合作进入新阶段。
今年也是“中越人文交流年”。作为两国系牢民意纽带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年在此访期间被重点提及。4月15日,两党两国领导人共同会见中越人民大联欢活动代表期间,中方宣布,将在今后3年邀请越南青年赴华开展“红色研学之旅”。联合声明提到,要继续办好中越青年友好会见等品牌活动。
周边命运共同体更进一步
4月15日,习近平主席时隔12年再次到访马来西亚。当天,马来西亚《星报》同样用“关键时刻”形容中国领导人来访,称此访是去年中马建交5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的重要延续,是中马传统友好关系的“新里程碑”。
在马期间,习近平主席会见马来西亚最高元首易卜拉欣,同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举行会谈。4月16日,两国领导人共同见证中马双方交换30多份双边合作文本,涵盖“两国双园”(位于中国广西的中马钦州产业园和位于马来西亚彭亨州的马中关丹产业园——记者注)升级发展、人工智能、铁路、农产品输华、互免签证、大熊猫保护等领域。中马发表关于构建高水平战略性中马命运共同体的联合声明。
马来西亚贸工部部长扎夫鲁表示,中马签署合作文本表明双方致力于进一步加强两国投资和贸易。截至2024年,中国连续16年成为马来西亚最大贸易伙伴国,马来西亚稳居中国在东盟中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国。“中马关系已茁壮成长为一棵根深叶茂、花繁果硕的参天大树。”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欧阳玉靖近日接受采访时特别提到,中国新能源汽车在马广受好评,吉利、奇瑞等汽车企业在马投资设厂,促进两国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
东南亚是中国车企“走出去”开拓海外市场的重点区域。据柬埔寨《金边邮报》4月14日报道,由柬埔寨首相洪玛奈亲自宣布、中国汽车制造商比亚迪在柬投资设立的电动车组装厂,预计将于今年年底正式在柬投产。4月16日,洪玛奈在讲话中欢迎习近平主席来访,表示“当前柬中关系已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中国连续多年是柬埔寨最大外资来源国和最大贸易伙伴。柬埔寨是首个同中国签署命运共同体行动计划的国家。2024年12月,柬埔寨人民党主席、参议院主席洪森访华后,中柬命运共同体建设进入高质量、高水平、高标准的新时代。许利平指出,中央周边工作会议召开后,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迎来历史性契机,应借此扩大同周边国家各领域的合作范围。
访问影响远超双边范畴
“地区安全形势不容忽视。”柬埔寨皇家科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金平近日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和《柬中时报》联合采访时表示,“安全”是中柬共同打造的“钻石六边”合作架构六大领域之一。金平认为,只有通过多边机制与全球合作,才能有效解决全球性挑战。
这一理念与中方不谋而合。“安危与共、求同存异、对话协商的亚洲安全模式”,在中央周边工作会议上被首次提出。许利平认为,这一模式是针对亚洲地区面临的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问题提出的“中国方案”和理论升华。安全是东南亚的重要议题,在这方面,中方已同地区国家推动开展了联合打击跨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湄公河联合巡逻、推进“南海行为准则”磋商等多项工作。
东南亚国家作为全球供应链中的重要一环,是特朗普所谓“对等关税”政策的重灾区。有外媒就此称,在中美关税战背景下中方正对东南亚国家展开“魅力外交”。不过,安瓦尔4月14日明确表示,“习近平主席的此次国事访问虽然发生在复杂的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背景下,但此访系事先规划,是马来西亚与中国持续努力加强双边关系的一部分”。
鉴于马来西亚今年同时担任东盟轮值主席国和中国-东盟关系协调国,意大利国际政治研究所发文评论称,“中国领导人东南亚三国行的影响将远超双边关系的范畴”。分析普遍认为,中国领导人将马来西亚纳入今年首次出访的行程,体现了中国对东盟中心地位的维护和支持。许利平进一步指出,中方期望向东盟整体传递深化并拓展合作的信号,合作领域不仅局限于经贸层面,在政治、安全等各领域均需着力推进。
就在中国领导人访问东南亚三国期间,象征着发展中国家寻求重塑国际秩序的万隆会议迎来70周年纪念日。东盟秘书长高金洪近日表示,“我们必须优先追求发展与繁荣,坚持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反对使用武力,同时深化务实合作,这是万隆精神的传承”。
4月16日,安瓦尔向中方表示,面对单边主义抬头,马方愿同中方加强合作,共同应对风险挑战。东盟不会赞同任何单方面施加关税的做法,将通过合作联合自强,保持经济增长。
对此,许利平分析说,特朗普关税政策严重损害了美国全球信誉和美元、美债的避险地位,影响长期且不可逆转。虽然目前部分东南亚国家正与美国进行谈判,但谈判建立在不平等基础上,即便达成协议恐难以持续。在此背景下,中国和东盟可以借助双边及多边协议,深化合作、维护多边贸易机制,“我想,这是中国和东盟未来的光明前景所在”。
本报北京、金边4月17日电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马子倩 驻柬埔寨记者 王岩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4月18日 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