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新闻

首页 >> 国内 >> 正文

张杨:精微听漏 守护城市“生命线”

发稿时间:2025-05-23 05:47:00 作者:杨宝光 来源: 中国青年报

  星罗棋布的供水管道如同城市“皮肤”下的“毛细血管”,其安全稳定运行关乎千家万户。90后青年张杨是合肥水务集团“雷锋精神”听漏队队长,他扎根检漏一线,守护着城市的“生命线”。今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他被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授予新时代青年先锋。

  工作以来,“昼伏夜出”成为张杨的工作常态。每天晚上,他都要用脚步丈量城市,用耳朵倾听管道的“心跳”,每日步数超两万。

  日复一日,凭借精湛技艺,张杨精准检出漏点10134处,节约水量约10519万吨,挽回经济损失约18725万元,并为城市供水管网排除了潜在“病灶”,延长了管网寿命。近年来合肥未发生一起因地下供水管网漏水导致的地下空洞事件,2024年供水管网漏损率低至6.94%,在全国日均供水量百万立方米以上的省会及直辖市中排名前列。

  传统听漏依靠的是老师傅带新徒弟手把手传授经验,一直被视为“难学难教”的传统手艺。工作中,张杨带领团队守正创新,打造“管道哨兵”技术,以机器替代人工,实现了24小时不间断监听管网噪声。

  张杨还从矿山、隧洞使用的微振技术中获得启发,研制出基于光电传感的漏失在线监测;根据管网风险等级,采用“固定哨+移动哨”相结合的方式,不仅提高了漏点检出率,还为行业发展树立起创新典范。

  他还引入卫星探漏技术,借助长波段雷达卫星影像数据,精准分析土壤含水量,快速检测漏水点,彻底打破了传统听漏受管材、管径、埋深等诸多因素影响的限制,为检漏行业开辟了新局面。目前,张杨带领听漏队采用“太空+地面”相结合的创新模式,累计发现漏水点418处。

  一直以来,张杨深知个人力量有限,只有团队成长才能推动行业发展。2020年至2024年间,他主持设计、建设了全国首家集抢修、听漏、阀门、受限空间作业于一体的实训基地,接待全国同行业培训、参观40余次,组织实操培训数千人,承办国家和省市级劳动和技能竞赛10余次,被授予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实操基地荣誉。

  他还带领团队开展专项研究,获得5项省级重大合理化建议奖及多个专利成果,不仅在合肥地区发挥了重要作用,更推动国内水务行业迈向新高度。2023年,他在全国城镇供水排水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中夺冠,2024年担任全国住房城乡建设行业职业技能大赛技术专家,创新考核模式、编写试题、设计考试形式,赢得广泛认可。在他的影响下,多名青年成长为行业专家,在全国、全省大赛中斩获佳绩。

  加入“雷锋精神”听漏队后,张杨就给自己立下一个“标尺”,“像雷锋那样做人,像雷锋那样做事”。工作之余,他积极组织义务检漏254次,查出漏点231处,收获表扬信、锦旗等嘉奖50余次。他不仅关注企业用水需求,助力优化营商环境,还走进社区提供用水服务,面向百姓宣传节水知识,增强社会节水意识。2024年,“雷锋精神”听漏队获评第九批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和合肥市志愿服务项目金奖等荣誉。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杨宝光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5月23日 01版

责任编辑:刘雅欣